v
Search
Advanced Search

Publications > Journals > Medical Research & Publication > Article Full Text

  • OPEN ACCESS

我的SCI经历

  • 欧丹艳
 Author information
Medical Research & Publication   2018;4(1):17-18

doi: 10.14218/MRP.2018.010

2012年是我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最后一年。我对自己在硕士阶段的成绩不大满意,因为我当时读的是专业型,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临床轮转,而且学校当时对于专业型研究生毕业还没有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。因此,直到硕士毕业我都还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。于是,我萌生了考博的念头。硕士毕业之前,我通过了本校的博士研究生初试和复试,在那年9月份开学后成为了一名科学型博士研究生,从此开启了我的科研之路。

我所在的学校当时对于科学型博士毕业的最低要求是发表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。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在保证毕业的前提下争取发表SCI。我在硕士阶段做过一个小课题,是关于某个疾病的基因突变检测,做了几十例后没发现有意义的突变,但是在病例中发现了一个基因多态性位点,于是我在博士阶段的第一学期里调整了思路,改做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基因多态性位点的比较。在完成了100例病例组和100例对照组的检测后,我开始了我第一篇SCI论文的撰写。那篇文章,我花了2个星期的时间将初稿写出,其间借助了金山词霸、专业辞典,还有9份专业文献。写好之后,给导师看过,就网投到了Pediatric blood & cancer。大概是经过了1个半月,收到了来自编辑的邮件,是我们的修改意见。当时的心情相当激动,第一次收到别人用英文给我写邮件。我们按照审稿意见,对每个问题逐一回答。然后上传修改稿,继续等待。大概过了2个星期的时间,再次收到了编辑的邮件,提出需要修改个别词句。我专门联系了英语专业的一位高中同学,她仔细地帮我看过并认真做了修改。再次上传修改稿,很快便收到了录用通知。有了这篇文章之后,我变得很有信心了。在接下来两年半的时间里,又发表了4篇论文,其中1篇SCI,3篇北大中文核心。

我的第二篇SCI是一篇Meta分析。说来惭愧,我早在硕士一年级就已经选修了循证医学的课程,但是我一直都没有学会用Meta分析的软件(当时我们上课学的是RevMan软件)。博士阶段我发誓一定要做出一个Meta分析。我当时心里已经有了选题,文献也已经准备好了,就差运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了。我通过网购获得了一个Stata软件,又下载了好几篇应用Stata软件做Meta分析的文献进行学习。其中发表在《循证医学》2007年12月第7卷第6期的一篇《Stata在Meta分析中的应用》很有特色,文章结合实例介绍了Stata软件对各种数据分析所涉及的Stata命令及输出结果,对我帮助尤其大。就这样我花了2个月的时间,完成了初稿。其间,和导师进行了沟通,没问题。然后,这篇SCI论文投到了Journal of Pediatric Hematology and Oncology,大概2,3个月后录用的,期间也经历了对审稿意见每个问题逐一回答的过程。这篇文章于2015年4月发表。

我觉得写论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在不断的阅读和写作过程中,我们的能力也随着得到提高。通常,第一篇论文是最难写的,但当第一篇论文录用之后,后面的文章就简单了。最重要的是,有数据一定要把它写出来,再不济,也是可以慢慢再修改的。所以说,一定要跨出第一步,先把初稿写出来。

  • Medical Research & Publication
  • pISSN 2475-7500
  • eISSN 2475-7543
Back to Top

我的SCI经历

欧丹艳
  • Reset Zoom
  • Download TIFF